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21)

圈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技术

  • 黄润基单芬肖清陈武

Abstract

Read online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提高圈养白冠长尾雉的繁育水平,在其繁殖期前调整日粮配方进行投喂,调整雌雄性比,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白冠长尾雉的出雏率和成活率。结果显示:繁殖期前的调整提高了白冠长尾雉卵的品质,调整后,孵化率由308%提升到534%,健雏率和1年成活率分别由383%、732%提升到709%、925%。圈养白冠长尾雉卵重为27—37 g,卵径为(4610±238)mm×(3475±121)mm,卵形指数为105—147。人工孵化时,温度为372—375℃,相对湿度为45%—55%,孵化期为24—26 d,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约有129%的失重。出雏后,雄、雌分群饲养,修喙,防止过食,提高育雏成活率。研究表明,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殖率及成活率,利于白冠长尾雉的种群快速复壮。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