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21)
广东地区2014—2018年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利用状况分析
Abstract
野生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不法分子为一己私利大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2014—2018年广东地区非法利用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对案件的数量、涉案物种类别、被告个人信息情况等进行统计。5年内共统计到判决案件445起;涉案野生动物224种,其中两栖类(Amphibia)5种、爬行类(Reptilia)60种、哺乳类(Mammalia)36种、鸟类(Aves)119种、其他类群4种,象牙和穿山甲鳞片是主要的贸易对象,见于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和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案中,分别占2类案件总数的150%和126%。被告人以男性偏多、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广东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建议,以期为广东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