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 2013)

未來全球公民需要什麼樣的養成課程?:評介《從後殖民觀點論全球公民素養教育》 Book Review: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 黃文定 Wen-Ding Huang

DOI
https://doi.org/10.3966/181653382013090802005
Journal volume & issue
Vol. 8, no. 2
pp. 113 – 121

Abstract

Read online

壹、公民素養教育與後殖民觀點在全球化社會中的重要性 當全球化趨勢對當代教育吹起一陣陣重視國際教育的漣漪之際,我國教育部於2011 年出版《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扎根培育21 世紀國際化人才》,揭示未來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與推動方式,全球公民的養成乃成為核心議題。這個議題與「全球公民素養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息息相關,而國內過去相關的論著亦不少,且不乏與課程相關的論著。例如:陳淑敏(2012)建構全球公民之學習構面,並闡述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學實踐;林美珍、林邦傑、黃國彥與蔡志明(2005)建立世界公民通識教育之評鑑指標;許芳懿與許家驊(2009)提出人文主義取向的全球公民課程概念,並以之檢視九年一貫課程;吳斯茜與計惠卿(2008)分析國小國語文學習領域與世界公民教育的連結,並發展相關教材;謝欣恬(2005)的碩士論文則比較了臺灣與香港小學社會教科書中世界公民教育內涵的異同。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