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25)
广东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麂和野猪活动节律和重叠度研究
Abstract
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重叠度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至关重要。为掌握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rofa)的活动节律和重叠度,2020年7月—2022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和野猪进行研究,应用核密度估计、重叠指数及拍摄率等研究小麂和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林分类型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小麂属于典型的晨昏性动物双峰型,活动高峰06:00—08:00和18:00—20:00,日活动模式比较稳定,不会随季节改变而明显波动。野猪活动节律与小麂不同,属于单峰型,活动高峰08:00—10:00,且活动高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小麂拍摄率最高的季节为秋季,野猪则为夏季。小麂和野猪都偏好于常绿阔叶林。两物种在4个季节(重叠系数0.77~0.88)和4种林分(重叠指数0.67~0.86)的活动模式明显重叠。小麂和野猪的活动节律是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小麂和野猪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