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22)

四种救护陆龟粪便菌群组成分析

  • 张笑颖,
  • 邹洁建,
  • 肖嘉杰,
  • 陆宇燕,
  • 李丕鹏,
  • 古河祥,
  • 杨光大,
  • 侯方晖

Abstract

Read online

为了解不同陆龟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区系特点,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人工养殖的缅甸陆龟(Indotestudo elongata)、苏卡达陆龟(Centrochelys sulcata)、辐射陆龟(Astrochelys radiata)和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均为4种陆龟的优势菌门,与其他已报告的爬行动物优势菌门相似。虽然陆龟属于后肠发酵动物,但4种陆龟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属(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等)与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有着极为明显的相似性。NMDS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相似环境的龟粪便微生物差异更小,LEfSe分析显示每种龟都有着各自的标志物菌,因此导致肠道菌群差异的根本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遗传特质。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和费氏刺骨鱼菌属(Epulopiscium)在已报导的爬行动物肠道微生物中未见提及,但在4种陆龟中均被检测到,且个别陆龟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接近20%。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