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May 2023)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夏季种群分布与生境适宜性的关系
- 高浩翔,
- 申立泉,
- 刘瑞,
- 王功,
- 张爱萍,
- 陈蕾,
- 张毅祯,
- 张学炎,
- 祁军,
- 王春玲,
- 林宏东,
- 孟秀祥
Affiliations
- 高浩翔
- 申立泉
- 刘瑞
- 王功
- 张爱萍
- 陈蕾
- 张毅祯
- 张学炎
- 祁军
- 王春玲
- 林宏东
- 孟秀祥
- Journal volume & issue
-
Vol. 44
pp.
284
– 289
Abstract
Read online
掌握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分布、种群大小及与生境适宜性的关系是对濒危马麝开展可持续就地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21年7月1日—8月25日,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麝种群进行调查,分析马麝的分布和种群大小与保护区夏季生境适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分布有马麝922~1 480头,主要分布在适宜生境内,平均种群密度为(4.00±0.93)头/km2;随夏季生境适宜性的增加,马麝的种群密度也呈上升趋势,高适宜区生境种群密度可达(18.01±1.36)头/km2。兴隆山保护区可通过生境保育提升其非适宜区的生境质量,扩大马麝的分布范围,促进种群增长。
Keywords
WeCha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