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22)
黑水鸡棘口吸虫病的临床案例与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
- 黄潇航,
- 彭佳佳,
- 陈 榕,
- 李诗艺,
- 张 龙,
- 贺金峪,
- 王诗晨,
- 李金泽,
- 黄 瑜,
- 黄志坚,
- 殷光文
Affiliations
- 黄潇航
- 彭佳佳
- 陈 榕
- 李诗艺
- 张 龙
- 贺金峪
- 王诗晨
- 李金泽
- 黄 瑜
- 黄志坚
- 殷光文
Abstract
Read online
对福建省某地送检的自然死亡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进行临床尸检,在消化道内发现吸虫寄生现象,记录临床消化道症状和虫体外观形态,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病变的肠、心和肝等部位剖检,并对分离获得的棘口吸虫(Echinostoma sp.)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病理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 扩增虫体基因拼接后ITS片段大小为744 bp,通过分子同源性比对,本次分离的虫株最接近于E.trivolvis(GQ463127.1),同源性为92.90%。本案例为黑水鸡消化道吸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资料,为黑水鸡的人工繁育和吸虫致病原的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参考。
Keywords
WeCha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