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Jan 2016)
基于居民收益的扎龙保护区鹤类损害分析
Abstract
为了深入了解鹤类损害情况,2014年3~5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扎龙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1)鹤类损害的农作物种类以玉米为主(100%); 损害时间为春季苗期和秋季完熟期(100%),春季损害程度大于秋季; 春季鹤类偏好选择2~5片叶(94.32%)、回避超过7片叶(100%)的幼苗阶段且具有大面积损害的特点; 秋季鹤类偏好取食成熟饱满的玉米颗粒; 鹤类损害的经济程度为0.24万元/年/户。(2)受害居民的年均收入为3.255 8万元/户; 家庭经济来源以农业耕种、打鱼、收割苇草、动物养殖和外出劳务为主。(3)受偿意愿方面,受害居民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100%); 绝大多数受害居民期望得到补偿(89.15%); 期望的补偿方式比较多样化,包括货币、实物(种子、化肥等)、政策性(银行贷款等)(93.04%)及技术性(种植技术、防护技术等)(6.96%); 期望赔偿的承担方也比较多样,包括保护区(51.30%)、国家(27.45%)、地方政府(19.13%)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鹤类损害管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