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学报 (May 2024)
越冬期不同水位环境下青头潜鸭行为模式比较
Abstract
2018年11—12月,采用定点观察法、扫描取样法对河南民权湿地公园越冬期不同水位下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日间行为活动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环境下,青头潜鸭越冬期7类行为时间分配之间存在差异。位于浅水位的青头潜鸭主要以静息和觅食行为为主,中水位区域主要以静息、运动和觅食行为为主,深水位区域则以运动、飞行和觅食行为为主。觅食与静息行为的时间分配整体上随水位梯度的升高而减少,运动、飞行和社会行为的时间分配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加,浅水位的修整行为时间分配极显著低于深水位和中水位,但深水位与中水位间的时间分配不具有显著差异性。(2)不同水位环境下,青头潜鸭越冬期各行为节律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觅食行为方面,深、中水位区域呈高度相似,整体走势呈波浪状,浅水位区域的上午至下午与前二者重合,但早晨和傍晚与之相反。深水位区域的静息行为呈增多趋势,整体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浅水位区域的波动幅度大于深中水位,自13:00—14:00后明显增多。深、中水位修整行为的谷值与峰值分布相反,浅水位整体呈“S”形,三者均在15:00—17:00呈下降趋势。运动行为方面,以中水位为过渡,深水位、浅水位的峰值、谷值交错。整体而言,深水位的运动、修整行为波动幅度大于中水位和浅水位;3种水位下觅食的峰期、谷期与运动的峰期、谷期均大致重合,且浅水位的觅食谷期与其静息峰期重叠。相较于深水位,浅水位更有利于青头潜鸭越冬生存。基于此,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对青头潜鸭越冬区域进行水位管理,增加浅水区域的面积并减少这一区域的人为干扰。